一周车事回顾|比亚迪海狮07上插混,极氪“退市”回归吉利

2025-05-13 13:14:52 1983次浏览

【编者按】百度有驾原创栏目《一周车事回顾》,紧跟车圈动态,梳理一周国内外重点新车信息,涵盖新能源及传统燃油车的焕新之作;同时,汇集行业热点,呈现汽车圈最新趋势与动向。无论你是消费者、车迷、还是汽车从业者,这里都有你不容错过的汽车行业大事。

比亚迪 海狮07 DM-i上市

看点:搭载第五代DM技术

5月8日,比亚迪海狮07DM-i正式上市,共推出3个版本,售价16.98-20.58万元。新车定位中大型SUV,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两套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此外,全系车型均可选装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

动力方面,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115kW,前电机最大功率200kW,后电机最大功率150kW。同时,官方表示该车满油满电综合续驶里程可达1320km,CLTC纯电续航里程至高达150km,NEDC综合工况亏电油耗低至4.7L/100km。

作为一款主打性价比的家用中大型SUV,新车最大的竞争对手包括特斯拉Model Y、理想L6等车型。结合售价以及细分市场来看,海狮07 DM-i最大的优势在于量大管饱的高性价比,相信新车能凭借大空间和亲民的价格,在该细分市场站稳脚跟。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上市

看点:所有车型价格不变

此前,理想L6智能焕新版已经在上海车展上市,售价24.98-27.98万元,此次理想L6智能焕新版将同步发布最新的权益。理想L7智能焕新版售价30.18-35.98万元,理想L8智能焕新版售价32.18-37.98万元,理想L9智能焕新版售价40.98-43.98万元。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重点围绕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底盘等硬件功能进行升级。比如升级体积更小的全新ATL全天候激光雷达,体积减小60%,重量轻了60%,最远探测距离200米,最大120°超广视野,功耗降低55%。此外,新增800万像素长焦摄像头,200米可视距离。智能化的第二个升级是理想同学,通过OTA升级为3D毛绒形象,并新增专属账号。

本次理想L系列最大的升级点在于智能化和底盘舒适性。此外,L9的后排舒适体验也进一步优化,并提升L7和L8的Max版本纯电续航能力。升级之后,不仅强化了理想在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地位,最主要的是为实现L3级辅助驾驶奠定基础。在保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吉利银河星耀8上市

看点:雷神电混

吉利银河星耀8共推出7款车型,售价区间12.58-16.58万元,限时价11.58-15.58万元。作为一台中大型轿车,新车搭载雷神电混动力系统以及千里浩瀚驾驶辅助系统。

新车提供两套插混系统,分别是EM-i和EM-P,不同在于前者采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加电机,后者则是1.5T发动机加电机,CLTC综合续航分别为1500km和1600km。此外,吉利银河星耀8全系标配前增强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并且前后具有双FSD可变阻尼。

从定位来看,吉利银河星耀8的竞争对手肯定绕不开比亚迪汉,不过相比之下,星耀8在价格上优势更明显。但比亚迪毕竟用户积累足够庞大,短期内要想赶超挑战不小。此外,零跑C01和星纪元ES也同属一个细分市场,之间的竞争关系也自然绕不开。

2025款阿维塔12上市

看点:增加岱红内饰配色

2025款阿维塔12共带来6款车型,售价区间26.99-42.99万元。此外,新车还可享受10000元现金权益和至高价值40000元的配置权益,权益后到手价为25.99-41.99万元。作为年度改款车型,新车主要针对配置进行精简,还增加全新岱红内饰配色。

尽管目前行业对辅助驾驶不像以往那般大肆宣传,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华为在这一领域的成就是显著的,在华为的赋能下,新款阿维塔12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得到了提升。此外,Ultra增程版还新增智能电动门系统,既强化科技体验又优化使用便利性。

新款阿维塔12通过技术下放构建起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将华为三激光雷达、英国之宝音响、空气悬架等配置下放到三十万级车型上,实现高配低价的错位竞争。以Ultra纯电版四驱车型为例,权益后到手价30.99万元,即可获得满配体验,其性价比可见一斑。

沃尔沃XC70亮相

看点:SMA架构首款车型

5月7日,沃尔沃发布了全新SMA架构,并带来了该架构下的首款车型——全新沃尔沃XC70。新车定位介于XC60和XC90之间,虽然没有公布车身尺寸,但从实车来看,至少是一台中型SUV,预计在今年9月份上市。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全新沃尔沃XC70将搭载混动专用发动机、混动专用变速箱等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官方称SMA架构支持CLTC最高纯电续航200公里的车型,具体动力数据有待官方进一步公布。

全新SMA架构和XC70的到来,让沃尔沃成为同时拥有燃油、纯电和混动三种动力布局的传统豪华品牌。虽然本次只是外观展示,但可以看出全新XC70依旧保留了品牌的本色,没有丢失自己的坚持和设计。未来在面对奥迪Q5L以及蔚来ES6这些车型时,就要看全新XC70的最终价格了。

吉利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股份

看点:二者完全合并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发行全部股份。此外,吉利汽车将于5月15日举办“2025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就最新的业务发展作进一步说明。

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此举旨在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协同,杜绝重复投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合并后,在新的管理架构下,各品牌保持独特清晰的定位、差异化的技术规划和产品组合,为不同用户群体提供独特的消费体验。

从集团内部战略看,极氪目前销量业绩没有达成上市时定下的目标,1季度完成年度目标12.18%,领克已经完成了19%,加上极氪负债率极高,尽管亏损收窄,但依然有57.9亿的亏损金额,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李书福或许希望尽快回归吉利,整合资源,提高协同性。

小米汽车致歉“限制马力”

看点:暂停推送

5月7日晚,小米汽车发布消息,就旗下SU7 Ultra车型的“排位模式”功能更新及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配置等问题,进行了解答并表达歉意。小米汽车表示,已升级的少量用户,将在下个版本更新中解决,目前已经开始推进新版本的开发和测试,预计用时4-8周。

小米汽车解释到,设计解锁条件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保障驾驶安全,但没有充分征询大家意见,也没有做好相关功能的沟通说明,工作确实存在不妥的地方。未来将建立更完善的用户意见收集机制,充分听取用户意见。

除了“排位模式”功能更新问题,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也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小米汽车在此次发文中对此事向用户致歉,并明确了改配服务和积分补偿方案。对于未交付的订单,小米汽车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用户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小米汽车将赠送2万积分以表诚意。

岚图梦想家乾崑智驾ADS 3.3开启推送

看点:新增13项全新功能

5月7日消息,全新岚图梦想家开启全量推送华为乾崑智驾ADS 3.3系统,新增13项功能并优化18项体验,全面升级智能辅助驾驶安全与便利性。此次升级涵盖智能泊车、行车安全、辅助驾驶及导航效率四大维度。

乾崑智驾ADS 3.3将新增eAES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辅助、GAEB异形障碍物防碰撞、领航/巡航时风险场景自适应远光灯切换。优化障碍物告警显示、园区巡航限速功能(车速上限由35km/h调整至50km/h)、智能辅助驾驶语音提示功能、智能通勤导航功能。

如果你是追求科技感和智能化的用户,特别是家庭出行多,且经常长途旅行的朋友,梦想家这台车绝对值得入手。这次乾崑智驾ADS 3.3又新增了多项功能,长途驾驶压力小了很多。但预算有限的话,或者对智能化需求不大,可能需要考虑一番。

工信部出手规范隐藏式车门把手

看点:系统性规范保证安全

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公示期截至2025年6月7日。目前,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存在逃生救援风险、操作复杂性和可靠性等问题,这次工信部征集意见,意味着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将迎来系统性的规范,从而更好保障用车的便利和安全。

因此,标准修订有着重要意义。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从而降低乘员跌落风险;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从而降低乘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随着新能源车型的崛起,消费者开始重点关注续航能力,为了能降低风阻和能耗,车企开始使用隐藏式门把手,还能提升美观。不过,随着大规模的应用,一系列安全问题也浮出水面,随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推进,汽车门把手的设计有望从追求科技感转向安全优先。

成都国际车展时间确定

看点:8月29日开幕

5月8日晚间,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组委会对外宣布——以“领潮而立,向新而行”为主题,第二十八届成都汽车国际展览会将于8月29日—9月7日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目前车展报名工作已全面展开。

历经27年,成都国际车展稳居于中国四大A级车展之列,更成为中国西部汽车市场最受瞩目的市场“风向标”。据不完全统计,第二十七届成都国际车展期间,参与关注达92.62万人次,销售车辆订单数33621台,合同总金额58.60亿元。

在成都车展之前,还有5月31日开幕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不过按照以往惯例,粤港澳车展重量级新车较少,相比之下成都车展重磅新车越来越多,朋友们可以期待一波了。

回顾近一周车市动态,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浪潮依旧汹涌。比亚迪海狮07 DM-i以高性价比和第五代DM技术抢占市场,理想L系列通过智能化升级巩固市场地位,吉利银河星耀8凭借雷神电混系统向对手发起挑战,而阿维塔12和沃尔沃XC70依靠技术下放与架构创新展现差异化竞争。

行业层面,吉利与极氪的深度整合、小米汽车的用户沟通与反思、岚图梦想家的智能化升级,均体现出车企在激烈竞争中的求变之道。工信部对隐藏式门把手的规范,更是为科技与安全的平衡指明了方向。

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将加速深化,政策引导下的安全标准升级与用户体验优化将成为关键命题,8月底的成都车展也将为下半年市场注入新活力。下一周,车市又将带来哪些重磅事件?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

重庆市铁路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曾昕(站立者)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短片。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寄宿制小学,校长赵金成(右)为幼儿生秦望来系鞋带。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翟津对课堂上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当年9月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数量翻番;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78%,比2012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初中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93%,比2012年增加22个百分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数据显示,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目前,累计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8125名。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中国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老三级向“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的跃升。国家启动“国培计划”,建立起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研培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了56.7%。近年来,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广大教师还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李永智说。

  职业教育事关大国制造,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项目推进三方面,介绍了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出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修订颁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教师资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在体系建设方面,校企共建213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校长培训基地,建设202个全国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项目推进方面,启动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80个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设5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发布1792个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王嘉毅说。

  增强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在《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王嘉毅介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意见》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情况,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到目前为止,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入口关’要严格把好。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俞伟跃说,教育部将建立起减轻教师负担、规范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强化教师保障激励?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资超过281亿元,建设约63.7万套,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7.1万人。推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俞伟跃说。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实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让师范类专业“更吃香”。从2007年起,中国依托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生免缴学费、住宿费,享受生活补助,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到2018年,免费计划改为公费教育,履约服务期限由原来的10年调整为6年。17年来,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2024年,“本硕衔接”政策的出台,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2021年,中国启动“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师范生,从源头上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项目实施4年来已招收4.5万人,有力提升了这些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国优计划”自2023年启动,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首批试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首批30所高校吸引了6300名学生报考,录取1636人,均为硕士或博士,以理工科为主。2024年,“国优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3所院校,其中包括2所香港高校。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宽优秀教师培养渠道,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持续提高师范教育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优秀教师培养能力。”王嘉毅说。

一周车事回顾|比亚迪海狮07上插混,极氪“退市”回归吉利
  • 暫無評分 日韓在線歐美高清一區
  • 暫無點評 | 寫點評老司機午夜影院
  • 中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

    重庆市铁路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曾昕(站立者)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短片。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寄宿制小学,校长赵金成(右)为幼儿生秦望来系鞋带。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翟津对课堂上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当年9月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数量翻番;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78%,比2012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初中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93%,比2012年增加22个百分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数据显示,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目前,累计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8125名。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中国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老三级向“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的跃升。国家启动“国培计划”,建立起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研培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了56.7%。近年来,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广大教师还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李永智说。

      职业教育事关大国制造,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项目推进三方面,介绍了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出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修订颁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教师资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在体系建设方面,校企共建213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校长培训基地,建设202个全国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项目推进方面,启动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80个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设5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发布1792个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王嘉毅说。

      增强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在《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王嘉毅介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意见》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情况,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到目前为止,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入口关’要严格把好。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俞伟跃说,教育部将建立起减轻教师负担、规范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强化教师保障激励?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资超过281亿元,建设约63.7万套,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7.1万人。推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俞伟跃说。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实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让师范类专业“更吃香”。从2007年起,中国依托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生免缴学费、住宿费,享受生活补助,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到2018年,免费计划改为公费教育,履约服务期限由原来的10年调整为6年。17年来,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2024年,“本硕衔接”政策的出台,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2021年,中国启动“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师范生,从源头上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项目实施4年来已招收4.5万人,有力提升了这些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国优计划”自2023年启动,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首批试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首批30所高校吸引了6300名学生报考,录取1636人,均为硕士或博士,以理工科为主。2024年,“国优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3所院校,其中包括2所香港高校。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宽优秀教师培养渠道,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持续提高师范教育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优秀教师培养能力。”王嘉毅说。

  • 概覽與點評

餐廳介紹

據防城港論壇評論:中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

重庆市铁路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曾昕(站立者)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短片。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寄宿制小学,校长赵金成(右)为幼儿生秦望来系鞋带。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翟津对课堂上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当年9月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数量翻番;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78%,比2012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初中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93%,比2012年增加22个百分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数据显示,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目前,累计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8125名。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中国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老三级向“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的跃升。国家启动“国培计划”,建立起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研培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了56.7%。近年来,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广大教师还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李永智说。

  职业教育事关大国制造,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项目推进三方面,介绍了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出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修订颁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教师资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在体系建设方面,校企共建213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校长培训基地,建设202个全国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项目推进方面,启动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80个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设5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发布1792个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王嘉毅说。

  增强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在《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王嘉毅介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意见》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情况,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到目前为止,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入口关’要严格把好。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俞伟跃说,教育部将建立起减轻教师负担、规范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强化教师保障激励?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资超过281亿元,建设约63.7万套,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7.1万人。推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俞伟跃说。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实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让师范类专业“更吃香”。从2007年起,中国依托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生免缴学费、住宿费,享受生活补助,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到2018年,免费计划改为公费教育,履约服务期限由原来的10年调整为6年。17年来,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2024年,“本硕衔接”政策的出台,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2021年,中国启动“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师范生,从源头上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项目实施4年来已招收4.5万人,有力提升了这些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国优计划”自2023年启动,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首批试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首批30所高校吸引了6300名学生报考,录取1636人,均为硕士或博士,以理工科为主。2024年,“国优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3所院校,其中包括2所香港高校。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宽优秀教师培养渠道,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持续提高师范教育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优秀教师培养能力。”王嘉毅说。

中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

重庆市铁路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曾昕(站立者)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短片。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寄宿制小学,校长赵金成(右)为幼儿生秦望来系鞋带。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翟津对课堂上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当年9月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数量翻番;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78%,比2012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初中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93%,比2012年增加22个百分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数据显示,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目前,累计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8125名。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中国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老三级向“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的跃升。国家启动“国培计划”,建立起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研培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了56.7%。近年来,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广大教师还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李永智说。

  职业教育事关大国制造,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项目推进三方面,介绍了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出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修订颁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教师资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在体系建设方面,校企共建213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校长培训基地,建设202个全国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项目推进方面,启动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80个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设5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发布1792个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王嘉毅说。

  增强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在《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王嘉毅介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意见》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情况,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到目前为止,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入口关’要严格把好。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俞伟跃说,教育部将建立起减轻教师负担、规范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强化教师保障激励?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资超过281亿元,建设约63.7万套,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7.1万人。推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俞伟跃说。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实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让师范类专业“更吃香”。从2007年起,中国依托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生免缴学费、住宿费,享受生活补助,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到2018年,免费计划改为公费教育,履约服务期限由原来的10年调整为6年。17年来,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2024年,“本硕衔接”政策的出台,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2021年,中国启动“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师范生,从源头上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项目实施4年来已招收4.5万人,有力提升了这些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国优计划”自2023年启动,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首批试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首批30所高校吸引了6300名学生报考,录取1636人,均为硕士或博士,以理工科为主。2024年,“国优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3所院校,其中包括2所香港高校。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宽优秀教师培养渠道,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持续提高师范教育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优秀教师培养能力。”王嘉毅说。

注:地圖位置標注僅供參考,具體情況以實際道路標實信息為準。

0 /5分

中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

重庆市铁路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曾昕(站立者)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短片。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寄宿制小学,校长赵金成(右)为幼儿生秦望来系鞋带。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翟津对课堂上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当年9月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数量翻番;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78%,比2012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初中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93%,比2012年增加22个百分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数据显示,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目前,累计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8125名。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中国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老三级向“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的跃升。国家启动“国培计划”,建立起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研培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了56.7%。近年来,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广大教师还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李永智说。

  职业教育事关大国制造,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项目推进三方面,介绍了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出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修订颁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教师资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在体系建设方面,校企共建213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校长培训基地,建设202个全国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项目推进方面,启动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80个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设5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发布1792个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王嘉毅说。

  增强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在《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王嘉毅介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意见》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情况,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到目前为止,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入口关’要严格把好。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俞伟跃说,教育部将建立起减轻教师负担、规范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强化教师保障激励?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资超过281亿元,建设约63.7万套,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7.1万人。推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俞伟跃说。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实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让师范类专业“更吃香”。从2007年起,中国依托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生免缴学费、住宿费,享受生活补助,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到2018年,免费计划改为公费教育,履约服务期限由原来的10年调整为6年。17年来,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2024年,“本硕衔接”政策的出台,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2021年,中国启动“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师范生,从源头上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项目实施4年来已招收4.5万人,有力提升了这些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国优计划”自2023年启动,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首批试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首批30所高校吸引了6300名学生报考,录取1636人,均为硕士或博士,以理工科为主。2024年,“国优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3所院校,其中包括2所香港高校。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宽优秀教师培养渠道,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持续提高师范教育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优秀教师培养能力。”王嘉毅说。

寫點評午夜影院0606 中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

重庆市铁路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曾昕(站立者)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短片。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寄宿制小学,校长赵金成(右)为幼儿生秦望来系鞋带。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翟津对课堂上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当年9月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数量翻番;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78%,比2012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初中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93%,比2012年增加22个百分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数据显示,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目前,累计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8125名。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中国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老三级向“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的跃升。国家启动“国培计划”,建立起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研培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了56.7%。近年来,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广大教师还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李永智说。

  职业教育事关大国制造,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项目推进三方面,介绍了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出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修订颁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教师资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在体系建设方面,校企共建213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校长培训基地,建设202个全国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项目推进方面,启动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80个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设5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发布1792个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王嘉毅说。

  增强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在《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王嘉毅介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意见》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情况,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到目前为止,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入口关’要严格把好。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俞伟跃说,教育部将建立起减轻教师负担、规范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强化教师保障激励?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资超过281亿元,建设约63.7万套,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7.1万人。推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俞伟跃说。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实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让师范类专业“更吃香”。从2007年起,中国依托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生免缴学费、住宿费,享受生活补助,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到2018年,免费计划改为公费教育,履约服务期限由原来的10年调整为6年。17年来,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2024年,“本硕衔接”政策的出台,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2021年,中国启动“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师范生,从源头上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项目实施4年来已招收4.5万人,有力提升了这些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国优计划”自2023年启动,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首批试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首批30所高校吸引了6300名学生报考,录取1636人,均为硕士或博士,以理工科为主。2024年,“国优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3所院校,其中包括2所香港高校。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宽优秀教师培养渠道,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持续提高师范教育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优秀教师培养能力。”王嘉毅说。

餐廳信息

  • 人 均: 85
  • 菜 系: 暫無
  • 電 話: 010-34345874
  • 地 址: 怀化市南宁南路41號
  • 營業時間: 2025-05-13 13:14:52
  • 免責申明: *僅提供信息展示,如信息有誤請及時聯系我們

臺中旅游攻略指南? 同程攻略社區! 靠譜的旅游攻略平臺,最佳的臺中自助游、自由行、自駕游、跟團旅線路,海量臺中旅游景點圖片、游記、交通、美食、購物、住宿、娛樂、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臺中旅游信息就來同程旅游攻略。

熱門旅游目的地推薦

+更多

熱門旅游目的地推薦移動入口:

      熱門旅游攻略

      +更多

      最新游友動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