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降价!2025年第一波降价信息汇总

2025-05-13 13:02:45 1922次浏览

今天老涂来和大家聊聊降价那些事,今天带来15款车,它们的主题都是“降价”,最高降幅直接“腰斩”,达到50%,而且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豪华品牌的燃油车型。在新能源强势的今天,如果你还中意传统燃油车,现在抄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了。今天更新第一波降价汇总,明天更新第二波新能源降级信息汇总,欢迎关注老涂。

大众朗逸 降价1-2万

朗逸目前是大众汽车的“销冠”,月销能达到2.4万台左右。该车厂商指导价在7.999-15.19万元,目前终端还有点优惠,也算是薄利多销了。以1.5L出众新 朗逸,车主全款在七万多。

目前该车2025款已经上市,与2024款同步销售,不过新款的定价本身就较低。1.5L自吸发动机,最大马力110匹,匹配6AT变速箱。车身尺寸、内饰也都没有什么变化,唯独外观变化显著,且星空版和经典版的前脸也有明显的区分。

捷豹E-PACE 降价12万左右 最大降幅44%

捷豹在华销量较为惨淡,在售的三款车型中,当属E-PACE销量最低,3月份销量不佳。E-PACE是一款紧凑型SUV,有着圆润饱满的造型,是名副其实的“小豹子”。该车搭载1.5T+8AT变速箱或2.0T+9AT变速箱,后者的动力非常强劲,两车都配有48V轻混系统。不过1.5T的动力也足够用,成交量和关注度高些。

E-PACE的厂商指导价为26.38-32.10万元,经销商报价在14.80-18.40万,以青春运动版为例,车主裸车报价在16万左右,当然一句话地区不同价格不同。

别克微蓝6 降价2-4万

别克微蓝6这款车型是别克家族比较早的新能源车型,但销量较低,3月份销量只有600多台。这款车厂商指导价在11.28-16.89万元,目前降价能在8到9万元左右,2024款450km出行版续航里程较长,是众多车主的首选,目前网上车主裸车价格大概在8.6万左右,仅供参考。

该车搭载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30千瓦,最大扭矩265牛米,是一款较为轻盈的代步车型,也是网约车公司较为青睐的车型之一。

英菲尼迪QX50 降价10万+

英菲尼迪在华现在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单看这惨淡的销量就足以证明。目前在售的QX60和50两款车,月销量加起来也没多少。我们以QX50为例,该车厂商指导价在35.08-39.18万元,两驱领航版的车主裸车价格在22万元左右。但老涂说句真心话,22万级别的选择性太多了,而英菲尼迪品牌又相对小众,销量低也是在所难免。

目前该车型共有3款在售,全系标配了2.0T发动机,最大马力245匹,最大扭矩380牛米,匹配CVT无级变速箱,动力和性能都较为出众,可惜有点生不逢时了。

路虎揽胜极光 降价22-24万 最大降幅47%

如果说英菲尼迪是“举步维艰”,那捷豹路虎与它相比就是“半斤八两”。现在“二豪”的日子看来都不太好过,等会我们还要说说凯迪拉克。国产路虎共有两款车型,分别是极光和发运,月销都在700多台。目前极光的厂商指导价在39.28-47.58万元,而经销商报价却只有20.80-27.00万元左右,可谓是“腰斩价”。在北京2024款2.0T 249PS的车主裸车报价大概是在24万左右,而在一些三线城市,它的报价甚至更低,有的甚至在22万左右。路虎的政策是置换优于报废,如果有置换车辆,这台极光的上路价格可能就在24万左右。

这样一看,花24万买一台路虎极光还是很划算,毕竟有2.0T249匹马力,还匹配9AT变速箱。再加上时尚的外观和宽敞精致的内饰,情绪价值给到位了。

凯迪拉克XT5 最大降幅41%

其实凯迪拉克相比于英菲尼迪和路虎,日子还算是好过,毕竟车型众多,综合销量还是有的。但其在新能源领域乏善可陈,锐歌和傲歌的销量更是惨淡到两位数。经典车型XT5这两年也一直在“吃老本”,该车3月份销量在3000多台,近段时间也是起伏不定。该车目前推出了26.59-45.27万元的限时指导价,不够经销商报价比这个价格还要低,也就是到店还可以进一步探底。以2025 28T豪华型为例,目前车主裸车成交价在26万左右。

2025款车型相比于2024款改变较大,车身尺寸进行了全面加长和扩大,不过核心的237匹2.0T发动机和9AT变速箱没有改变。豪华型还增加了DOW开门预警、后方碰撞预警等主动安全功能,还增加了摄像头数量和毫米波雷达,目前已达到L2辅助驾驶等级。此外,该车的曲面屏幕也是一大亮点,相信会吸粉不少。

宝马iX3 降价15万左右 最大降幅37%

宝马销量最好的车型当属3系,其次是5系,还是以传统燃油车为主打,它和奥迪一样,在新能源车型上显得有的捉襟见肘。就像宝马iX3,一个月销量不到2000台,而且目前没有换代和更新。目前iX3的厂商指导价为40.50-44.50万元,经销商报价26.65-29.25万元,2024款领先型的车主裸车报价在25万元左右。

2024款在售两款车型,续航里程在530公里和540公里。两台车型都采用单电机后驱,电机总马力286匹,总功率210千瓦,三元锂电池储电。在售价方面,创领型比领先型贵4万元,这4万主要出在了内置行车记录仪、辅助泊车入位、寻迹倒车、感应后备箱、哈曼卡顿音响等方面,大家觉得值吗?

奥迪A4L 降价6-8万左右 最大降幅42%

今年2月,A4L悦享版上市,该车属于年代改款车型,换代产品一汽奥迪A5L将在年中上市。此次一共推出了4款车型,厂商指导价为28.98-36.28万元。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该车的入门价格还下调了3.2万元。此外,奥迪还推出了终身质保政策,限时到5月31日。目前200万辆悦享版40TFSI豪华型的车主裸车价格在20万左右。

这款车型依旧沿用了老款的设计,外观和内饰都是如此。动力方面,也没有什么变化,依旧采用2.0T的两款动力,最大马力分别为190匹和245匹,匹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奔驰GLB 降价12-15万 最大降幅近50%

昨天GLB还降价11万,今天就一跃登上了降价榜的榜首,降价15.6万.不得不说,车市真是瞬息万变。该车降价原因跟车型小众销量偏少都有关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新款上市。GLB在今年的4月1日推出了2025款车型。

相比于2024改款相比,外观、尺寸、内饰、动力都没有任何变化,唯独增加了主动安全方面的配置,诸如车道偏离预警、DOW开门预警、并线辅助等功能,官方售价相同,但实际店内优惠会有差距,在8000到1万元不等,如果不需要此功能的朋友,可以选择2024改款车型。目前各大网站的“车主价格”参差不齐,以220动感型为例,最低的裸车价格在20.5万左右。

本田型格 降价5万左右

本田的热销车型主要是CR-V、雅阁和皓影等,型格这款车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销量自然不高,一个月也只有不到2000台的量。该车的官方指导价为12.99-18.69万元。不过新款的型格在3月刚刚上市,目前在网上还没有车主价格公布,参考2023款240TURBO CVT科技版的裸车价格在11万上下。

新款型格的外观与2023款有着明显的变化,中网外沿增加了黑色饰板,进气口变为上扬造型,整体看上去更加有活力。内饰方面,型格没有什么变化。动力方面,型格有1.5T和2.0L可选。值得注意的是,型格还有手动挡车型,匹配6MT变速箱,增加了驾驶乐趣。

沃尔沃XC60 降价15万左右

XC60在沃尔沃体系中销量算不错的,月销5000台左右。该车的厂商指导价为39.69-45.89万元,经销商报价在24.90-29.90万元。以2025款B5智逸豪华版为例,该车型销量最佳,车主裸车成交价在25万元左右。

2025款与2024款车型在外观和尺寸方面没有什么变化,发动机依旧采用250匹马力的2.0T发动机,不过改为B420T11型号,这款发动机采用米勒循环 + 奥拓循环双模式。在低负载时采用米勒循环降低油耗,高负载时切换奥拓循环保证动力。此外,新车还增加了防侧翻系统、前方感知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

大众凌度 降价4-6万左右

凌度在大众体系中的销量非常弱小,甚至进不了前15名,每个月有两三千台左右的销量,还不及朗逸、帕萨特等车型的零头。

目前2025款凌渡L已经有了申报图,新车将搭载2.0T发动机或1.5T发动机。以280TSI DSG潮辣版为例,新款与老款相比,主要变化的是车辆的外观和尺寸,新车命名为凌渡L GTS,提供了格栅、车顶、后视镜、轮圈的运动黑化处理套装。2025款新增的2.0T版本最大功率将达到220马力,同时,凌渡取消了1.2T版本。新车将在第二季度完成上市。

目前2025款凌渡L200TSI DSG潮辣版的车主裸车价格在11万左右。

乐道L60 有一定优惠幅度

作为新品牌的乐道在去年亮相以来,热度还可以,目前该车的月销量大概在四五千台左右。L60共推出4款车型,续航分别从525公里到730公里不等。该车有后驱和四驱两个版本,后驱版326匹,四驱版总功率462匹。

目前L60依旧是2024款车型,对于换代车型的消息目前乐道还没有公布,为了提高销量,乐道也对L60进行了一些优惠。

奥迪Q4 e-tron 降价11-13万左右 最大降幅38%

奥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建树远不及它的燃油车,e-tron系列的销量都不过千台,Q4e-tron在这其中销量还算是高的。该车厂商指导价28.99-36.71万,经销商报价17.39-22.03万元。以2024款40e-tron 创境版为例,车主裸车价格不足20万。

Q4e-tron目前有4款车型在售,均为纯电车型,CLTC续航里程在560公里和605公里,单电机总马力204匹,双电机版总马力313匹,全部为三元锂电池储电。除了创行版以外,Q4e-tron的其他车型都已达到L2级辅助驾驶等级。

宝马3系 降价8-10万左右 最大降幅35%

作为宝马的“销冠”,3系的销量还是非常可观的,一个月能达到1万多台。此次上海车展上,宝马还推出了3系50周年限量版,共限量2500台。限量版有磨砂纯灰和闪电紫两款专属配色,,B柱还有专属纪念标志。

言归正传,除了纪念版,2025款的3系有7款在售,其中325iM运动套装、325LiM运动套装、330LiM运动曜夜套装几款车型比较受欢迎。以325LiM运动套装为例,该车型的车主裸车价大概在21万元左右,330LiM运动曜夜套装大概在24万元左右。

鲜活故事见证“合抱之手”越握越紧 中非合作迎来提质升级新阶段******

央视网消息: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9月4日开始至9月6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峰会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把握此次论坛峰会的契机,推动中非合作取得新的成果,更好造福28亿多中非人民,这是外方领导人在会晤现场表达的共同心声。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经贸往来,从产业升级到数字创新,从绿色发展到公共卫生协作,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未来将会怎样提质升级?时空观察,咱们先看看几个人物的中非故事。

“老义乌”苏拉:“小生意”背后的中非友谊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主营五金和电气设备的商户们都熟悉一个名字——苏拉。来自塞内加尔的苏拉,在义乌做外贸生意已有21年,是个名副其实的“老义乌”。苏拉在义乌的小生意越做越大,而他对于中非之间的友谊也有了更深的感触。

苏拉和义乌的缘分始于2003年,当时在朋友介绍下,第一次来到义乌的苏拉就被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所震撼。

2006年,苏拉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凭借义乌丰富多样的商品、便捷快速的物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他的外贸生意越做越好,如今每个月都要发出两三百个集装箱,年贸易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

作为最早一批来义乌的非洲客商,苏拉见证了这里的不断发展。商贸城、医院、行政服务中心等地处处都有英文标识,即使是不会一句中文的外国人也能够顺利办事。

塞内加尔商人苏拉称:“你如果了解到义乌的故事,从‘鸡毛换糖’的一个城市变成今天的世界平台,我个人是非常佩服的。我们也应该学习这样的做法,特别如果是我们国家的一些政府的人来义乌跟我们接触,我都会提这个问题给他们说的。”

同时,苏拉也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国家,介绍非洲的优势。在他的影响下,不少中国商人赴塞内加尔投资兴业。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他时常还会传授几招方便实用的社交技巧。在他看来,这些远不只是生意,而是中非之间友谊的点滴。

苏拉称:“人民之间,像我们这些人也在做该做的事情,能够让非洲人更了解中国这个国家的人民。对我老妈来说,外国人里面最好的是中国人,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她看到我每一次回国的时候,带上中国朋友过去,她认为这些人很好,这个原因在哪里,因为苏拉跟他们很好,因为他们这些人看到苏拉妈妈,也对她很好。这个是人民跟人民之间能做到的一些事情。”

爱乐:想把针灸带回非洲 用东方智慧诊病

除了经贸往来,公共卫生协作也是中非合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我们也来认识一位来自非洲利比里亚的留学生,她的中文名字叫爱乐。四年前,她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中国进修,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现在,她已经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在一家医院当实习医生。对于未来,爱乐说,她想回家乡建一所医院,用东方医学智慧给家乡的人民治病。

见到爱乐时,她正在给患者做眼部检查。学中医、说中文,这些原本都不在爱乐的计划之内。

爱乐称:“我本科学习的是生物与化学,所以当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原本打算学习临床医学。后来,当我发现有结合医学这个学科后,这让我非常着迷,我想要弄清到底什么是中西医结合医学,所以我申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

2020年,爱乐来到中国,在此之前她并没有学过中文,语言关该如何过呢?

爱乐称:“其实我刚来中国的时候非常困难,但是我的老师总是鼓励我,她会告诉我没关系,说出来,她在我学习期间一直对我非常有耐心,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有信心说至少我会说中文。”

在学习过程中,爱乐了解到中医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其中,针灸竟治好了她的偏头疼,这让她觉得神奇,也更加为中医着迷。去年6月,爱乐就顺利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但她并不着急回国,而是来到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实习,磨练自己的临床技术。

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爱乐也越来越自信。

再过一段时间,爱乐就要回国了,她想在家乡建一所中医医院,不仅能用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治疗病人,还能更好地推广中医在非洲的发展。

爱乐称:“因为我们有很多儿童和成人患有眼疾,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眼疾的知识,用中医治疗。我未来的计划是把中医,特别是针灸带回我的祖国,为利比里亚人民和非洲各地建立一所医院。”

马古富力大桥:让天堑变通途

近年来,中非关系日益密切,各类合作项目成果丰硕。中企承建的坦桑尼亚姆万扎马古富力大桥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大桥预计今年底竣工,当地民众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说,大桥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出行时间,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马古富力大桥项目横跨非洲最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连接布西西和基贡戈两个地区,全长520米,建成后将成为非洲最长的矮塔斜拉桥,大大缩短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项目承建方介绍,预计大桥本月实现合龙,年底完工。

现在大桥尚未完工,当地居民主要依靠轮渡和公路往来于维多利亚湖两岸,由于渡轮时常停运,当地人收获的农作物常因无法及时运抵市场而遭受损失。因此,当地民众对即将建成的大桥充满期待。

除了改善交通,当地居民还期待大桥建成后成为连接姆万扎地区与卢旺达、布隆迪和乌干达等坦桑尼亚邻国的重要枢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中非合作未来将会怎样提质升级?

“独行快,众行远。”习近平主席曾用这句非洲谚语强调团结合作的力量,这同中国人讲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是一个道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一来一往的互动,正在续写着丰富多彩的中非故事。跨越千山万水的思想共鸣,见证了中非“合抱之手”越握越紧,而接下来,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将会怎样提质升级?我们来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红的解读。

孙红分析称,本届论坛峰会的主题是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体现在经贸领域,就是要紧扣现代化这一主题,推动中非现有经贸合作的提质升级,将现有的合作基础进一步提升,加强中非发展战略的对接。第一个就是在传统领域要进行进一步升级,在基础设施领域要着重打造经济走廊式的交通大动脉,要实现传统的基础设施与产业融合发展。在农业领域要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发展农业的新技术提高农业的产量,帮助非洲国家尽快实现粮食的自给,确保粮食安全。在矿业领域,就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矿业的产业链升级,提高非洲国家利用矿业实现自主发展的能力。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着重培育中非合作的新增长点,强化经济新动能的牵引。主要体现在比如说数字经济领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非跨境电商的合作水平。在清洁能源领域,要加强中非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合作。在蓝色经济领域,可以帮助一些沿海国家、岛国尽快地将本国丰富的海洋资源转化为经济的发展动能。还有一些比如说在贸易领域,提升中非农产品贸易的质量和水平,扩大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在这两天密集的双边会晤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非洲国家农产品输华的力度,比如说乍得的花生、芝麻,马拉维的花生,津巴布韦的鳄梨等等,未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农产品出现在中国的消费者的餐桌上。

继续降价!2025年第一波降价信息汇总
  • 暫無評分 國產成人精品天堂
  • 暫無點評 | 寫點評歐美又粗又大又長
  • 鲜活故事见证“合抱之手”越握越紧 中非合作迎来提质升级新阶段******

    央视网消息: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9月4日开始至9月6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峰会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把握此次论坛峰会的契机,推动中非合作取得新的成果,更好造福28亿多中非人民,这是外方领导人在会晤现场表达的共同心声。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经贸往来,从产业升级到数字创新,从绿色发展到公共卫生协作,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未来将会怎样提质升级?时空观察,咱们先看看几个人物的中非故事。

    “老义乌”苏拉:“小生意”背后的中非友谊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主营五金和电气设备的商户们都熟悉一个名字——苏拉。来自塞内加尔的苏拉,在义乌做外贸生意已有21年,是个名副其实的“老义乌”。苏拉在义乌的小生意越做越大,而他对于中非之间的友谊也有了更深的感触。

    苏拉和义乌的缘分始于2003年,当时在朋友介绍下,第一次来到义乌的苏拉就被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所震撼。

    2006年,苏拉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凭借义乌丰富多样的商品、便捷快速的物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他的外贸生意越做越好,如今每个月都要发出两三百个集装箱,年贸易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

    作为最早一批来义乌的非洲客商,苏拉见证了这里的不断发展。商贸城、医院、行政服务中心等地处处都有英文标识,即使是不会一句中文的外国人也能够顺利办事。

    塞内加尔商人苏拉称:“你如果了解到义乌的故事,从‘鸡毛换糖’的一个城市变成今天的世界平台,我个人是非常佩服的。我们也应该学习这样的做法,特别如果是我们国家的一些政府的人来义乌跟我们接触,我都会提这个问题给他们说的。”

    同时,苏拉也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国家,介绍非洲的优势。在他的影响下,不少中国商人赴塞内加尔投资兴业。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他时常还会传授几招方便实用的社交技巧。在他看来,这些远不只是生意,而是中非之间友谊的点滴。

    苏拉称:“人民之间,像我们这些人也在做该做的事情,能够让非洲人更了解中国这个国家的人民。对我老妈来说,外国人里面最好的是中国人,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她看到我每一次回国的时候,带上中国朋友过去,她认为这些人很好,这个原因在哪里,因为苏拉跟他们很好,因为他们这些人看到苏拉妈妈,也对她很好。这个是人民跟人民之间能做到的一些事情。”

    爱乐:想把针灸带回非洲 用东方智慧诊病

    除了经贸往来,公共卫生协作也是中非合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我们也来认识一位来自非洲利比里亚的留学生,她的中文名字叫爱乐。四年前,她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中国进修,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现在,她已经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在一家医院当实习医生。对于未来,爱乐说,她想回家乡建一所医院,用东方医学智慧给家乡的人民治病。

    见到爱乐时,她正在给患者做眼部检查。学中医、说中文,这些原本都不在爱乐的计划之内。

    爱乐称:“我本科学习的是生物与化学,所以当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原本打算学习临床医学。后来,当我发现有结合医学这个学科后,这让我非常着迷,我想要弄清到底什么是中西医结合医学,所以我申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

    2020年,爱乐来到中国,在此之前她并没有学过中文,语言关该如何过呢?

    爱乐称:“其实我刚来中国的时候非常困难,但是我的老师总是鼓励我,她会告诉我没关系,说出来,她在我学习期间一直对我非常有耐心,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有信心说至少我会说中文。”

    在学习过程中,爱乐了解到中医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其中,针灸竟治好了她的偏头疼,这让她觉得神奇,也更加为中医着迷。去年6月,爱乐就顺利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但她并不着急回国,而是来到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实习,磨练自己的临床技术。

    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爱乐也越来越自信。

    再过一段时间,爱乐就要回国了,她想在家乡建一所中医医院,不仅能用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治疗病人,还能更好地推广中医在非洲的发展。

    爱乐称:“因为我们有很多儿童和成人患有眼疾,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眼疾的知识,用中医治疗。我未来的计划是把中医,特别是针灸带回我的祖国,为利比里亚人民和非洲各地建立一所医院。”

    马古富力大桥:让天堑变通途

    近年来,中非关系日益密切,各类合作项目成果丰硕。中企承建的坦桑尼亚姆万扎马古富力大桥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大桥预计今年底竣工,当地民众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说,大桥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出行时间,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马古富力大桥项目横跨非洲最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连接布西西和基贡戈两个地区,全长520米,建成后将成为非洲最长的矮塔斜拉桥,大大缩短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项目承建方介绍,预计大桥本月实现合龙,年底完工。

    现在大桥尚未完工,当地居民主要依靠轮渡和公路往来于维多利亚湖两岸,由于渡轮时常停运,当地人收获的农作物常因无法及时运抵市场而遭受损失。因此,当地民众对即将建成的大桥充满期待。

    除了改善交通,当地居民还期待大桥建成后成为连接姆万扎地区与卢旺达、布隆迪和乌干达等坦桑尼亚邻国的重要枢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中非合作未来将会怎样提质升级?

    “独行快,众行远。”习近平主席曾用这句非洲谚语强调团结合作的力量,这同中国人讲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是一个道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一来一往的互动,正在续写着丰富多彩的中非故事。跨越千山万水的思想共鸣,见证了中非“合抱之手”越握越紧,而接下来,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将会怎样提质升级?我们来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红的解读。

    孙红分析称,本届论坛峰会的主题是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体现在经贸领域,就是要紧扣现代化这一主题,推动中非现有经贸合作的提质升级,将现有的合作基础进一步提升,加强中非发展战略的对接。第一个就是在传统领域要进行进一步升级,在基础设施领域要着重打造经济走廊式的交通大动脉,要实现传统的基础设施与产业融合发展。在农业领域要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发展农业的新技术提高农业的产量,帮助非洲国家尽快实现粮食的自给,确保粮食安全。在矿业领域,就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矿业的产业链升级,提高非洲国家利用矿业实现自主发展的能力。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着重培育中非合作的新增长点,强化经济新动能的牵引。主要体现在比如说数字经济领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非跨境电商的合作水平。在清洁能源领域,要加强中非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合作。在蓝色经济领域,可以帮助一些沿海国家、岛国尽快地将本国丰富的海洋资源转化为经济的发展动能。还有一些比如说在贸易领域,提升中非农产品贸易的质量和水平,扩大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在这两天密集的双边会晤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非洲国家农产品输华的力度,比如说乍得的花生、芝麻,马拉维的花生,津巴布韦的鳄梨等等,未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农产品出现在中国的消费者的餐桌上。

  • 概覽與點評

餐廳介紹

據防城港論壇評論:鲜活故事见证“合抱之手”越握越紧 中非合作迎来提质升级新阶段******

央视网消息: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9月4日开始至9月6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峰会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把握此次论坛峰会的契机,推动中非合作取得新的成果,更好造福28亿多中非人民,这是外方领导人在会晤现场表达的共同心声。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经贸往来,从产业升级到数字创新,从绿色发展到公共卫生协作,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未来将会怎样提质升级?时空观察,咱们先看看几个人物的中非故事。

“老义乌”苏拉:“小生意”背后的中非友谊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主营五金和电气设备的商户们都熟悉一个名字——苏拉。来自塞内加尔的苏拉,在义乌做外贸生意已有21年,是个名副其实的“老义乌”。苏拉在义乌的小生意越做越大,而他对于中非之间的友谊也有了更深的感触。

苏拉和义乌的缘分始于2003年,当时在朋友介绍下,第一次来到义乌的苏拉就被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所震撼。

2006年,苏拉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凭借义乌丰富多样的商品、便捷快速的物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他的外贸生意越做越好,如今每个月都要发出两三百个集装箱,年贸易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

作为最早一批来义乌的非洲客商,苏拉见证了这里的不断发展。商贸城、医院、行政服务中心等地处处都有英文标识,即使是不会一句中文的外国人也能够顺利办事。

塞内加尔商人苏拉称:“你如果了解到义乌的故事,从‘鸡毛换糖’的一个城市变成今天的世界平台,我个人是非常佩服的。我们也应该学习这样的做法,特别如果是我们国家的一些政府的人来义乌跟我们接触,我都会提这个问题给他们说的。”

同时,苏拉也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国家,介绍非洲的优势。在他的影响下,不少中国商人赴塞内加尔投资兴业。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他时常还会传授几招方便实用的社交技巧。在他看来,这些远不只是生意,而是中非之间友谊的点滴。

苏拉称:“人民之间,像我们这些人也在做该做的事情,能够让非洲人更了解中国这个国家的人民。对我老妈来说,外国人里面最好的是中国人,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她看到我每一次回国的时候,带上中国朋友过去,她认为这些人很好,这个原因在哪里,因为苏拉跟他们很好,因为他们这些人看到苏拉妈妈,也对她很好。这个是人民跟人民之间能做到的一些事情。”

爱乐:想把针灸带回非洲 用东方智慧诊病

除了经贸往来,公共卫生协作也是中非合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我们也来认识一位来自非洲利比里亚的留学生,她的中文名字叫爱乐。四年前,她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中国进修,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现在,她已经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在一家医院当实习医生。对于未来,爱乐说,她想回家乡建一所医院,用东方医学智慧给家乡的人民治病。

见到爱乐时,她正在给患者做眼部检查。学中医、说中文,这些原本都不在爱乐的计划之内。

爱乐称:“我本科学习的是生物与化学,所以当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原本打算学习临床医学。后来,当我发现有结合医学这个学科后,这让我非常着迷,我想要弄清到底什么是中西医结合医学,所以我申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

2020年,爱乐来到中国,在此之前她并没有学过中文,语言关该如何过呢?

爱乐称:“其实我刚来中国的时候非常困难,但是我的老师总是鼓励我,她会告诉我没关系,说出来,她在我学习期间一直对我非常有耐心,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有信心说至少我会说中文。”

在学习过程中,爱乐了解到中医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其中,针灸竟治好了她的偏头疼,这让她觉得神奇,也更加为中医着迷。去年6月,爱乐就顺利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但她并不着急回国,而是来到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实习,磨练自己的临床技术。

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爱乐也越来越自信。

再过一段时间,爱乐就要回国了,她想在家乡建一所中医医院,不仅能用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治疗病人,还能更好地推广中医在非洲的发展。

爱乐称:“因为我们有很多儿童和成人患有眼疾,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眼疾的知识,用中医治疗。我未来的计划是把中医,特别是针灸带回我的祖国,为利比里亚人民和非洲各地建立一所医院。”

马古富力大桥:让天堑变通途

近年来,中非关系日益密切,各类合作项目成果丰硕。中企承建的坦桑尼亚姆万扎马古富力大桥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大桥预计今年底竣工,当地民众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说,大桥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出行时间,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马古富力大桥项目横跨非洲最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连接布西西和基贡戈两个地区,全长520米,建成后将成为非洲最长的矮塔斜拉桥,大大缩短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项目承建方介绍,预计大桥本月实现合龙,年底完工。

现在大桥尚未完工,当地居民主要依靠轮渡和公路往来于维多利亚湖两岸,由于渡轮时常停运,当地人收获的农作物常因无法及时运抵市场而遭受损失。因此,当地民众对即将建成的大桥充满期待。

除了改善交通,当地居民还期待大桥建成后成为连接姆万扎地区与卢旺达、布隆迪和乌干达等坦桑尼亚邻国的重要枢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中非合作未来将会怎样提质升级?

“独行快,众行远。”习近平主席曾用这句非洲谚语强调团结合作的力量,这同中国人讲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是一个道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一来一往的互动,正在续写着丰富多彩的中非故事。跨越千山万水的思想共鸣,见证了中非“合抱之手”越握越紧,而接下来,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将会怎样提质升级?我们来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红的解读。

孙红分析称,本届论坛峰会的主题是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体现在经贸领域,就是要紧扣现代化这一主题,推动中非现有经贸合作的提质升级,将现有的合作基础进一步提升,加强中非发展战略的对接。第一个就是在传统领域要进行进一步升级,在基础设施领域要着重打造经济走廊式的交通大动脉,要实现传统的基础设施与产业融合发展。在农业领域要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发展农业的新技术提高农业的产量,帮助非洲国家尽快实现粮食的自给,确保粮食安全。在矿业领域,就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矿业的产业链升级,提高非洲国家利用矿业实现自主发展的能力。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着重培育中非合作的新增长点,强化经济新动能的牵引。主要体现在比如说数字经济领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非跨境电商的合作水平。在清洁能源领域,要加强中非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合作。在蓝色经济领域,可以帮助一些沿海国家、岛国尽快地将本国丰富的海洋资源转化为经济的发展动能。还有一些比如说在贸易领域,提升中非农产品贸易的质量和水平,扩大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在这两天密集的双边会晤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非洲国家农产品输华的力度,比如说乍得的花生、芝麻,马拉维的花生,津巴布韦的鳄梨等等,未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农产品出现在中国的消费者的餐桌上。

鲜活故事见证“合抱之手”越握越紧 中非合作迎来提质升级新阶段******

央视网消息: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9月4日开始至9月6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峰会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把握此次论坛峰会的契机,推动中非合作取得新的成果,更好造福28亿多中非人民,这是外方领导人在会晤现场表达的共同心声。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经贸往来,从产业升级到数字创新,从绿色发展到公共卫生协作,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未来将会怎样提质升级?时空观察,咱们先看看几个人物的中非故事。

“老义乌”苏拉:“小生意”背后的中非友谊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主营五金和电气设备的商户们都熟悉一个名字——苏拉。来自塞内加尔的苏拉,在义乌做外贸生意已有21年,是个名副其实的“老义乌”。苏拉在义乌的小生意越做越大,而他对于中非之间的友谊也有了更深的感触。

苏拉和义乌的缘分始于2003年,当时在朋友介绍下,第一次来到义乌的苏拉就被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所震撼。

2006年,苏拉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凭借义乌丰富多样的商品、便捷快速的物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他的外贸生意越做越好,如今每个月都要发出两三百个集装箱,年贸易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

作为最早一批来义乌的非洲客商,苏拉见证了这里的不断发展。商贸城、医院、行政服务中心等地处处都有英文标识,即使是不会一句中文的外国人也能够顺利办事。

塞内加尔商人苏拉称:“你如果了解到义乌的故事,从‘鸡毛换糖’的一个城市变成今天的世界平台,我个人是非常佩服的。我们也应该学习这样的做法,特别如果是我们国家的一些政府的人来义乌跟我们接触,我都会提这个问题给他们说的。”

同时,苏拉也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国家,介绍非洲的优势。在他的影响下,不少中国商人赴塞内加尔投资兴业。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他时常还会传授几招方便实用的社交技巧。在他看来,这些远不只是生意,而是中非之间友谊的点滴。

苏拉称:“人民之间,像我们这些人也在做该做的事情,能够让非洲人更了解中国这个国家的人民。对我老妈来说,外国人里面最好的是中国人,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她看到我每一次回国的时候,带上中国朋友过去,她认为这些人很好,这个原因在哪里,因为苏拉跟他们很好,因为他们这些人看到苏拉妈妈,也对她很好。这个是人民跟人民之间能做到的一些事情。”

爱乐:想把针灸带回非洲 用东方智慧诊病

除了经贸往来,公共卫生协作也是中非合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我们也来认识一位来自非洲利比里亚的留学生,她的中文名字叫爱乐。四年前,她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中国进修,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现在,她已经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在一家医院当实习医生。对于未来,爱乐说,她想回家乡建一所医院,用东方医学智慧给家乡的人民治病。

见到爱乐时,她正在给患者做眼部检查。学中医、说中文,这些原本都不在爱乐的计划之内。

爱乐称:“我本科学习的是生物与化学,所以当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原本打算学习临床医学。后来,当我发现有结合医学这个学科后,这让我非常着迷,我想要弄清到底什么是中西医结合医学,所以我申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

2020年,爱乐来到中国,在此之前她并没有学过中文,语言关该如何过呢?

爱乐称:“其实我刚来中国的时候非常困难,但是我的老师总是鼓励我,她会告诉我没关系,说出来,她在我学习期间一直对我非常有耐心,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有信心说至少我会说中文。”

在学习过程中,爱乐了解到中医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其中,针灸竟治好了她的偏头疼,这让她觉得神奇,也更加为中医着迷。去年6月,爱乐就顺利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但她并不着急回国,而是来到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实习,磨练自己的临床技术。

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爱乐也越来越自信。

再过一段时间,爱乐就要回国了,她想在家乡建一所中医医院,不仅能用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治疗病人,还能更好地推广中医在非洲的发展。

爱乐称:“因为我们有很多儿童和成人患有眼疾,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眼疾的知识,用中医治疗。我未来的计划是把中医,特别是针灸带回我的祖国,为利比里亚人民和非洲各地建立一所医院。”

马古富力大桥:让天堑变通途

近年来,中非关系日益密切,各类合作项目成果丰硕。中企承建的坦桑尼亚姆万扎马古富力大桥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大桥预计今年底竣工,当地民众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说,大桥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出行时间,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马古富力大桥项目横跨非洲最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连接布西西和基贡戈两个地区,全长520米,建成后将成为非洲最长的矮塔斜拉桥,大大缩短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项目承建方介绍,预计大桥本月实现合龙,年底完工。

现在大桥尚未完工,当地居民主要依靠轮渡和公路往来于维多利亚湖两岸,由于渡轮时常停运,当地人收获的农作物常因无法及时运抵市场而遭受损失。因此,当地民众对即将建成的大桥充满期待。

除了改善交通,当地居民还期待大桥建成后成为连接姆万扎地区与卢旺达、布隆迪和乌干达等坦桑尼亚邻国的重要枢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中非合作未来将会怎样提质升级?

“独行快,众行远。”习近平主席曾用这句非洲谚语强调团结合作的力量,这同中国人讲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是一个道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一来一往的互动,正在续写着丰富多彩的中非故事。跨越千山万水的思想共鸣,见证了中非“合抱之手”越握越紧,而接下来,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将会怎样提质升级?我们来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红的解读。

孙红分析称,本届论坛峰会的主题是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体现在经贸领域,就是要紧扣现代化这一主题,推动中非现有经贸合作的提质升级,将现有的合作基础进一步提升,加强中非发展战略的对接。第一个就是在传统领域要进行进一步升级,在基础设施领域要着重打造经济走廊式的交通大动脉,要实现传统的基础设施与产业融合发展。在农业领域要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发展农业的新技术提高农业的产量,帮助非洲国家尽快实现粮食的自给,确保粮食安全。在矿业领域,就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矿业的产业链升级,提高非洲国家利用矿业实现自主发展的能力。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着重培育中非合作的新增长点,强化经济新动能的牵引。主要体现在比如说数字经济领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非跨境电商的合作水平。在清洁能源领域,要加强中非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合作。在蓝色经济领域,可以帮助一些沿海国家、岛国尽快地将本国丰富的海洋资源转化为经济的发展动能。还有一些比如说在贸易领域,提升中非农产品贸易的质量和水平,扩大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在这两天密集的双边会晤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非洲国家农产品输华的力度,比如说乍得的花生、芝麻,马拉维的花生,津巴布韦的鳄梨等等,未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农产品出现在中国的消费者的餐桌上。

注:地圖位置標注僅供參考,具體情況以實際道路標實信息為準。

0 /5分

鲜活故事见证“合抱之手”越握越紧 中非合作迎来提质升级新阶段******

央视网消息: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9月4日开始至9月6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峰会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把握此次论坛峰会的契机,推动中非合作取得新的成果,更好造福28亿多中非人民,这是外方领导人在会晤现场表达的共同心声。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经贸往来,从产业升级到数字创新,从绿色发展到公共卫生协作,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未来将会怎样提质升级?时空观察,咱们先看看几个人物的中非故事。

“老义乌”苏拉:“小生意”背后的中非友谊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主营五金和电气设备的商户们都熟悉一个名字——苏拉。来自塞内加尔的苏拉,在义乌做外贸生意已有21年,是个名副其实的“老义乌”。苏拉在义乌的小生意越做越大,而他对于中非之间的友谊也有了更深的感触。

苏拉和义乌的缘分始于2003年,当时在朋友介绍下,第一次来到义乌的苏拉就被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所震撼。

2006年,苏拉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凭借义乌丰富多样的商品、便捷快速的物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他的外贸生意越做越好,如今每个月都要发出两三百个集装箱,年贸易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

作为最早一批来义乌的非洲客商,苏拉见证了这里的不断发展。商贸城、医院、行政服务中心等地处处都有英文标识,即使是不会一句中文的外国人也能够顺利办事。

塞内加尔商人苏拉称:“你如果了解到义乌的故事,从‘鸡毛换糖’的一个城市变成今天的世界平台,我个人是非常佩服的。我们也应该学习这样的做法,特别如果是我们国家的一些政府的人来义乌跟我们接触,我都会提这个问题给他们说的。”

同时,苏拉也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国家,介绍非洲的优势。在他的影响下,不少中国商人赴塞内加尔投资兴业。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他时常还会传授几招方便实用的社交技巧。在他看来,这些远不只是生意,而是中非之间友谊的点滴。

苏拉称:“人民之间,像我们这些人也在做该做的事情,能够让非洲人更了解中国这个国家的人民。对我老妈来说,外国人里面最好的是中国人,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她看到我每一次回国的时候,带上中国朋友过去,她认为这些人很好,这个原因在哪里,因为苏拉跟他们很好,因为他们这些人看到苏拉妈妈,也对她很好。这个是人民跟人民之间能做到的一些事情。”

爱乐:想把针灸带回非洲 用东方智慧诊病

除了经贸往来,公共卫生协作也是中非合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我们也来认识一位来自非洲利比里亚的留学生,她的中文名字叫爱乐。四年前,她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中国进修,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现在,她已经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在一家医院当实习医生。对于未来,爱乐说,她想回家乡建一所医院,用东方医学智慧给家乡的人民治病。

见到爱乐时,她正在给患者做眼部检查。学中医、说中文,这些原本都不在爱乐的计划之内。

爱乐称:“我本科学习的是生物与化学,所以当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原本打算学习临床医学。后来,当我发现有结合医学这个学科后,这让我非常着迷,我想要弄清到底什么是中西医结合医学,所以我申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

2020年,爱乐来到中国,在此之前她并没有学过中文,语言关该如何过呢?

爱乐称:“其实我刚来中国的时候非常困难,但是我的老师总是鼓励我,她会告诉我没关系,说出来,她在我学习期间一直对我非常有耐心,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有信心说至少我会说中文。”

在学习过程中,爱乐了解到中医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其中,针灸竟治好了她的偏头疼,这让她觉得神奇,也更加为中医着迷。去年6月,爱乐就顺利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但她并不着急回国,而是来到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实习,磨练自己的临床技术。

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爱乐也越来越自信。

再过一段时间,爱乐就要回国了,她想在家乡建一所中医医院,不仅能用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治疗病人,还能更好地推广中医在非洲的发展。

爱乐称:“因为我们有很多儿童和成人患有眼疾,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眼疾的知识,用中医治疗。我未来的计划是把中医,特别是针灸带回我的祖国,为利比里亚人民和非洲各地建立一所医院。”

马古富力大桥:让天堑变通途

近年来,中非关系日益密切,各类合作项目成果丰硕。中企承建的坦桑尼亚姆万扎马古富力大桥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大桥预计今年底竣工,当地民众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说,大桥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出行时间,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马古富力大桥项目横跨非洲最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连接布西西和基贡戈两个地区,全长520米,建成后将成为非洲最长的矮塔斜拉桥,大大缩短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项目承建方介绍,预计大桥本月实现合龙,年底完工。

现在大桥尚未完工,当地居民主要依靠轮渡和公路往来于维多利亚湖两岸,由于渡轮时常停运,当地人收获的农作物常因无法及时运抵市场而遭受损失。因此,当地民众对即将建成的大桥充满期待。

除了改善交通,当地居民还期待大桥建成后成为连接姆万扎地区与卢旺达、布隆迪和乌干达等坦桑尼亚邻国的重要枢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中非合作未来将会怎样提质升级?

“独行快,众行远。”习近平主席曾用这句非洲谚语强调团结合作的力量,这同中国人讲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是一个道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一来一往的互动,正在续写着丰富多彩的中非故事。跨越千山万水的思想共鸣,见证了中非“合抱之手”越握越紧,而接下来,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将会怎样提质升级?我们来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红的解读。

孙红分析称,本届论坛峰会的主题是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体现在经贸领域,就是要紧扣现代化这一主题,推动中非现有经贸合作的提质升级,将现有的合作基础进一步提升,加强中非发展战略的对接。第一个就是在传统领域要进行进一步升级,在基础设施领域要着重打造经济走廊式的交通大动脉,要实现传统的基础设施与产业融合发展。在农业领域要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发展农业的新技术提高农业的产量,帮助非洲国家尽快实现粮食的自给,确保粮食安全。在矿业领域,就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矿业的产业链升级,提高非洲国家利用矿业实现自主发展的能力。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着重培育中非合作的新增长点,强化经济新动能的牵引。主要体现在比如说数字经济领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非跨境电商的合作水平。在清洁能源领域,要加强中非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合作。在蓝色经济领域,可以帮助一些沿海国家、岛国尽快地将本国丰富的海洋资源转化为经济的发展动能。还有一些比如说在贸易领域,提升中非农产品贸易的质量和水平,扩大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在这两天密集的双边会晤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非洲国家农产品输华的力度,比如说乍得的花生、芝麻,马拉维的花生,津巴布韦的鳄梨等等,未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农产品出现在中国的消费者的餐桌上。

寫點評康妮卡特歐美精品一區 鲜活故事见证“合抱之手”越握越紧 中非合作迎来提质升级新阶段******

央视网消息: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9月4日开始至9月6日在北京举行。这次峰会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把握此次论坛峰会的契机,推动中非合作取得新的成果,更好造福28亿多中非人民,这是外方领导人在会晤现场表达的共同心声。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经贸往来,从产业升级到数字创新,从绿色发展到公共卫生协作,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未来将会怎样提质升级?时空观察,咱们先看看几个人物的中非故事。

“老义乌”苏拉:“小生意”背后的中非友谊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主营五金和电气设备的商户们都熟悉一个名字——苏拉。来自塞内加尔的苏拉,在义乌做外贸生意已有21年,是个名副其实的“老义乌”。苏拉在义乌的小生意越做越大,而他对于中非之间的友谊也有了更深的感触。

苏拉和义乌的缘分始于2003年,当时在朋友介绍下,第一次来到义乌的苏拉就被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市场所震撼。

2006年,苏拉成立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凭借义乌丰富多样的商品、便捷快速的物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他的外贸生意越做越好,如今每个月都要发出两三百个集装箱,年贸易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

作为最早一批来义乌的非洲客商,苏拉见证了这里的不断发展。商贸城、医院、行政服务中心等地处处都有英文标识,即使是不会一句中文的外国人也能够顺利办事。

塞内加尔商人苏拉称:“你如果了解到义乌的故事,从‘鸡毛换糖’的一个城市变成今天的世界平台,我个人是非常佩服的。我们也应该学习这样的做法,特别如果是我们国家的一些政府的人来义乌跟我们接触,我都会提这个问题给他们说的。”

同时,苏拉也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国家,介绍非洲的优势。在他的影响下,不少中国商人赴塞内加尔投资兴业。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他时常还会传授几招方便实用的社交技巧。在他看来,这些远不只是生意,而是中非之间友谊的点滴。

苏拉称:“人民之间,像我们这些人也在做该做的事情,能够让非洲人更了解中国这个国家的人民。对我老妈来说,外国人里面最好的是中国人,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她看到我每一次回国的时候,带上中国朋友过去,她认为这些人很好,这个原因在哪里,因为苏拉跟他们很好,因为他们这些人看到苏拉妈妈,也对她很好。这个是人民跟人民之间能做到的一些事情。”

爱乐:想把针灸带回非洲 用东方智慧诊病

除了经贸往来,公共卫生协作也是中非合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我们也来认识一位来自非洲利比里亚的留学生,她的中文名字叫爱乐。四年前,她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中国进修,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现在,她已经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在一家医院当实习医生。对于未来,爱乐说,她想回家乡建一所医院,用东方医学智慧给家乡的人民治病。

见到爱乐时,她正在给患者做眼部检查。学中医、说中文,这些原本都不在爱乐的计划之内。

爱乐称:“我本科学习的是生物与化学,所以当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原本打算学习临床医学。后来,当我发现有结合医学这个学科后,这让我非常着迷,我想要弄清到底什么是中西医结合医学,所以我申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

2020年,爱乐来到中国,在此之前她并没有学过中文,语言关该如何过呢?

爱乐称:“其实我刚来中国的时候非常困难,但是我的老师总是鼓励我,她会告诉我没关系,说出来,她在我学习期间一直对我非常有耐心,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有信心说至少我会说中文。”

在学习过程中,爱乐了解到中医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其中,针灸竟治好了她的偏头疼,这让她觉得神奇,也更加为中医着迷。去年6月,爱乐就顺利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并取得硕士学位。但她并不着急回国,而是来到上海中西医结合医院实习,磨练自己的临床技术。

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和老师对自己的肯定,爱乐也越来越自信。

再过一段时间,爱乐就要回国了,她想在家乡建一所中医医院,不仅能用自己学到的中医知识治疗病人,还能更好地推广中医在非洲的发展。

爱乐称:“因为我们有很多儿童和成人患有眼疾,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眼疾的知识,用中医治疗。我未来的计划是把中医,特别是针灸带回我的祖国,为利比里亚人民和非洲各地建立一所医院。”

马古富力大桥:让天堑变通途

近年来,中非关系日益密切,各类合作项目成果丰硕。中企承建的坦桑尼亚姆万扎马古富力大桥就是其中之一。这座大桥预计今年底竣工,当地民众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说,大桥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出行时间,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马古富力大桥项目横跨非洲最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连接布西西和基贡戈两个地区,全长520米,建成后将成为非洲最长的矮塔斜拉桥,大大缩短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项目承建方介绍,预计大桥本月实现合龙,年底完工。

现在大桥尚未完工,当地居民主要依靠轮渡和公路往来于维多利亚湖两岸,由于渡轮时常停运,当地人收获的农作物常因无法及时运抵市场而遭受损失。因此,当地民众对即将建成的大桥充满期待。

除了改善交通,当地居民还期待大桥建成后成为连接姆万扎地区与卢旺达、布隆迪和乌干达等坦桑尼亚邻国的重要枢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中非合作未来将会怎样提质升级?

“独行快,众行远。”习近平主席曾用这句非洲谚语强调团结合作的力量,这同中国人讲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是一个道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一来一往的互动,正在续写着丰富多彩的中非故事。跨越千山万水的思想共鸣,见证了中非“合抱之手”越握越紧,而接下来,共筑高水平命运共同体,中非合作将会怎样提质升级?我们来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红的解读。

孙红分析称,本届论坛峰会的主题是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体现在经贸领域,就是要紧扣现代化这一主题,推动中非现有经贸合作的提质升级,将现有的合作基础进一步提升,加强中非发展战略的对接。第一个就是在传统领域要进行进一步升级,在基础设施领域要着重打造经济走廊式的交通大动脉,要实现传统的基础设施与产业融合发展。在农业领域要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通过发展农业的新技术提高农业的产量,帮助非洲国家尽快实现粮食的自给,确保粮食安全。在矿业领域,就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矿业的产业链升级,提高非洲国家利用矿业实现自主发展的能力。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着重培育中非合作的新增长点,强化经济新动能的牵引。主要体现在比如说数字经济领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非跨境电商的合作水平。在清洁能源领域,要加强中非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合作。在蓝色经济领域,可以帮助一些沿海国家、岛国尽快地将本国丰富的海洋资源转化为经济的发展动能。还有一些比如说在贸易领域,提升中非农产品贸易的质量和水平,扩大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在这两天密集的双边会晤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非洲国家农产品输华的力度,比如说乍得的花生、芝麻,马拉维的花生,津巴布韦的鳄梨等等,未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农产品出现在中国的消费者的餐桌上。

餐廳信息

  • 人 均: 81
  • 菜 系: 暫無
  • 電 話: 010-78927846
  • 地 址: 怀化市南宁南路48號
  • 營業時間: 2025-05-13 13:02:45
  • 免責申明: *僅提供信息展示,如信息有誤請及時聯系我們

臺中旅游攻略指南? 同程攻略社區! 靠譜的旅游攻略平臺,最佳的臺中自助游、自由行、自駕游、跟團旅線路,海量臺中旅游景點圖片、游記、交通、美食、購物、住宿、娛樂、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臺中旅游信息就來同程旅游攻略。

熱門旅游目的地推薦

+更多

熱門旅游目的地推薦移動入口:

      熱門旅游攻略

      +更多

      最新游友動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