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降价!2025年第一波降价信息汇总

2025-05-13 13:02:40 1550次浏览

今天老涂来和大家聊聊降价那些事,今天带来15款车,它们的主题都是“降价”,最高降幅直接“腰斩”,达到50%,而且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豪华品牌的燃油车型。在新能源强势的今天,如果你还中意传统燃油车,现在抄底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了。今天更新第一波降价汇总,明天更新第二波新能源降级信息汇总,欢迎关注老涂。

大众朗逸 降价1-2万

朗逸目前是大众汽车的“销冠”,月销能达到2.4万台左右。该车厂商指导价在7.999-15.19万元,目前终端还有点优惠,也算是薄利多销了。以1.5L出众新 朗逸,车主全款在七万多。

目前该车2025款已经上市,与2024款同步销售,不过新款的定价本身就较低。1.5L自吸发动机,最大马力110匹,匹配6AT变速箱。车身尺寸、内饰也都没有什么变化,唯独外观变化显著,且星空版和经典版的前脸也有明显的区分。

捷豹E-PACE 降价12万左右 最大降幅44%

捷豹在华销量较为惨淡,在售的三款车型中,当属E-PACE销量最低,3月份销量不佳。E-PACE是一款紧凑型SUV,有着圆润饱满的造型,是名副其实的“小豹子”。该车搭载1.5T+8AT变速箱或2.0T+9AT变速箱,后者的动力非常强劲,两车都配有48V轻混系统。不过1.5T的动力也足够用,成交量和关注度高些。

E-PACE的厂商指导价为26.38-32.10万元,经销商报价在14.80-18.40万,以青春运动版为例,车主裸车报价在16万左右,当然一句话地区不同价格不同。

别克微蓝6 降价2-4万

别克微蓝6这款车型是别克家族比较早的新能源车型,但销量较低,3月份销量只有600多台。这款车厂商指导价在11.28-16.89万元,目前降价能在8到9万元左右,2024款450km出行版续航里程较长,是众多车主的首选,目前网上车主裸车价格大概在8.6万左右,仅供参考。

该车搭载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30千瓦,最大扭矩265牛米,是一款较为轻盈的代步车型,也是网约车公司较为青睐的车型之一。

英菲尼迪QX50 降价10万+

英菲尼迪在华现在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单看这惨淡的销量就足以证明。目前在售的QX60和50两款车,月销量加起来也没多少。我们以QX50为例,该车厂商指导价在35.08-39.18万元,两驱领航版的车主裸车价格在22万元左右。但老涂说句真心话,22万级别的选择性太多了,而英菲尼迪品牌又相对小众,销量低也是在所难免。

目前该车型共有3款在售,全系标配了2.0T发动机,最大马力245匹,最大扭矩380牛米,匹配CVT无级变速箱,动力和性能都较为出众,可惜有点生不逢时了。

路虎揽胜极光 降价22-24万 最大降幅47%

如果说英菲尼迪是“举步维艰”,那捷豹路虎与它相比就是“半斤八两”。现在“二豪”的日子看来都不太好过,等会我们还要说说凯迪拉克。国产路虎共有两款车型,分别是极光和发运,月销都在700多台。目前极光的厂商指导价在39.28-47.58万元,而经销商报价却只有20.80-27.00万元左右,可谓是“腰斩价”。在北京2024款2.0T 249PS的车主裸车报价大概是在24万左右,而在一些三线城市,它的报价甚至更低,有的甚至在22万左右。路虎的政策是置换优于报废,如果有置换车辆,这台极光的上路价格可能就在24万左右。

这样一看,花24万买一台路虎极光还是很划算,毕竟有2.0T249匹马力,还匹配9AT变速箱。再加上时尚的外观和宽敞精致的内饰,情绪价值给到位了。

凯迪拉克XT5 最大降幅41%

其实凯迪拉克相比于英菲尼迪和路虎,日子还算是好过,毕竟车型众多,综合销量还是有的。但其在新能源领域乏善可陈,锐歌和傲歌的销量更是惨淡到两位数。经典车型XT5这两年也一直在“吃老本”,该车3月份销量在3000多台,近段时间也是起伏不定。该车目前推出了26.59-45.27万元的限时指导价,不够经销商报价比这个价格还要低,也就是到店还可以进一步探底。以2025 28T豪华型为例,目前车主裸车成交价在26万左右。

2025款车型相比于2024款改变较大,车身尺寸进行了全面加长和扩大,不过核心的237匹2.0T发动机和9AT变速箱没有改变。豪华型还增加了DOW开门预警、后方碰撞预警等主动安全功能,还增加了摄像头数量和毫米波雷达,目前已达到L2辅助驾驶等级。此外,该车的曲面屏幕也是一大亮点,相信会吸粉不少。

宝马iX3 降价15万左右 最大降幅37%

宝马销量最好的车型当属3系,其次是5系,还是以传统燃油车为主打,它和奥迪一样,在新能源车型上显得有的捉襟见肘。就像宝马iX3,一个月销量不到2000台,而且目前没有换代和更新。目前iX3的厂商指导价为40.50-44.50万元,经销商报价26.65-29.25万元,2024款领先型的车主裸车报价在25万元左右。

2024款在售两款车型,续航里程在530公里和540公里。两台车型都采用单电机后驱,电机总马力286匹,总功率210千瓦,三元锂电池储电。在售价方面,创领型比领先型贵4万元,这4万主要出在了内置行车记录仪、辅助泊车入位、寻迹倒车、感应后备箱、哈曼卡顿音响等方面,大家觉得值吗?

奥迪A4L 降价6-8万左右 最大降幅42%

今年2月,A4L悦享版上市,该车属于年代改款车型,换代产品一汽奥迪A5L将在年中上市。此次一共推出了4款车型,厂商指导价为28.98-36.28万元。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该车的入门价格还下调了3.2万元。此外,奥迪还推出了终身质保政策,限时到5月31日。目前200万辆悦享版40TFSI豪华型的车主裸车价格在20万左右。

这款车型依旧沿用了老款的设计,外观和内饰都是如此。动力方面,也没有什么变化,依旧采用2.0T的两款动力,最大马力分别为190匹和245匹,匹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奔驰GLB 降价12-15万 最大降幅近50%

昨天GLB还降价11万,今天就一跃登上了降价榜的榜首,降价15.6万.不得不说,车市真是瞬息万变。该车降价原因跟车型小众销量偏少都有关系,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新款上市。GLB在今年的4月1日推出了2025款车型。

相比于2024改款相比,外观、尺寸、内饰、动力都没有任何变化,唯独增加了主动安全方面的配置,诸如车道偏离预警、DOW开门预警、并线辅助等功能,官方售价相同,但实际店内优惠会有差距,在8000到1万元不等,如果不需要此功能的朋友,可以选择2024改款车型。目前各大网站的“车主价格”参差不齐,以220动感型为例,最低的裸车价格在20.5万左右。

本田型格 降价5万左右

本田的热销车型主要是CR-V、雅阁和皓影等,型格这款车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销量自然不高,一个月也只有不到2000台的量。该车的官方指导价为12.99-18.69万元。不过新款的型格在3月刚刚上市,目前在网上还没有车主价格公布,参考2023款240TURBO CVT科技版的裸车价格在11万上下。

新款型格的外观与2023款有着明显的变化,中网外沿增加了黑色饰板,进气口变为上扬造型,整体看上去更加有活力。内饰方面,型格没有什么变化。动力方面,型格有1.5T和2.0L可选。值得注意的是,型格还有手动挡车型,匹配6MT变速箱,增加了驾驶乐趣。

沃尔沃XC60 降价15万左右

XC60在沃尔沃体系中销量算不错的,月销5000台左右。该车的厂商指导价为39.69-45.89万元,经销商报价在24.90-29.90万元。以2025款B5智逸豪华版为例,该车型销量最佳,车主裸车成交价在25万元左右。

2025款与2024款车型在外观和尺寸方面没有什么变化,发动机依旧采用250匹马力的2.0T发动机,不过改为B420T11型号,这款发动机采用米勒循环 + 奥拓循环双模式。在低负载时采用米勒循环降低油耗,高负载时切换奥拓循环保证动力。此外,新车还增加了防侧翻系统、前方感知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

大众凌度 降价4-6万左右

凌度在大众体系中的销量非常弱小,甚至进不了前15名,每个月有两三千台左右的销量,还不及朗逸、帕萨特等车型的零头。

目前2025款凌渡L已经有了申报图,新车将搭载2.0T发动机或1.5T发动机。以280TSI DSG潮辣版为例,新款与老款相比,主要变化的是车辆的外观和尺寸,新车命名为凌渡L GTS,提供了格栅、车顶、后视镜、轮圈的运动黑化处理套装。2025款新增的2.0T版本最大功率将达到220马力,同时,凌渡取消了1.2T版本。新车将在第二季度完成上市。

目前2025款凌渡L200TSI DSG潮辣版的车主裸车价格在11万左右。

乐道L60 有一定优惠幅度

作为新品牌的乐道在去年亮相以来,热度还可以,目前该车的月销量大概在四五千台左右。L60共推出4款车型,续航分别从525公里到730公里不等。该车有后驱和四驱两个版本,后驱版326匹,四驱版总功率462匹。

目前L60依旧是2024款车型,对于换代车型的消息目前乐道还没有公布,为了提高销量,乐道也对L60进行了一些优惠。

奥迪Q4 e-tron 降价11-13万左右 最大降幅38%

奥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建树远不及它的燃油车,e-tron系列的销量都不过千台,Q4e-tron在这其中销量还算是高的。该车厂商指导价28.99-36.71万,经销商报价17.39-22.03万元。以2024款40e-tron 创境版为例,车主裸车价格不足20万。

Q4e-tron目前有4款车型在售,均为纯电车型,CLTC续航里程在560公里和605公里,单电机总马力204匹,双电机版总马力313匹,全部为三元锂电池储电。除了创行版以外,Q4e-tron的其他车型都已达到L2级辅助驾驶等级。

宝马3系 降价8-10万左右 最大降幅35%

作为宝马的“销冠”,3系的销量还是非常可观的,一个月能达到1万多台。此次上海车展上,宝马还推出了3系50周年限量版,共限量2500台。限量版有磨砂纯灰和闪电紫两款专属配色,,B柱还有专属纪念标志。

言归正传,除了纪念版,2025款的3系有7款在售,其中325iM运动套装、325LiM运动套装、330LiM运动曜夜套装几款车型比较受欢迎。以325LiM运动套装为例,该车型的车主裸车价大概在21万元左右,330LiM运动曜夜套装大概在24万元左右。

中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

重庆市铁路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曾昕(站立者)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短片。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寄宿制小学,校长赵金成(右)为幼儿生秦望来系鞋带。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翟津对课堂上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当年9月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数量翻番;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78%,比2012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初中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93%,比2012年增加22个百分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数据显示,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目前,累计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8125名。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中国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老三级向“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的跃升。国家启动“国培计划”,建立起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研培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了56.7%。近年来,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广大教师还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李永智说。

  职业教育事关大国制造,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项目推进三方面,介绍了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出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修订颁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教师资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在体系建设方面,校企共建213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校长培训基地,建设202个全国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项目推进方面,启动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80个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设5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发布1792个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王嘉毅说。

  增强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在《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王嘉毅介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意见》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情况,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到目前为止,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入口关’要严格把好。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俞伟跃说,教育部将建立起减轻教师负担、规范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强化教师保障激励?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资超过281亿元,建设约63.7万套,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7.1万人。推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俞伟跃说。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实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让师范类专业“更吃香”。从2007年起,中国依托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生免缴学费、住宿费,享受生活补助,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到2018年,免费计划改为公费教育,履约服务期限由原来的10年调整为6年。17年来,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2024年,“本硕衔接”政策的出台,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2021年,中国启动“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师范生,从源头上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项目实施4年来已招收4.5万人,有力提升了这些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国优计划”自2023年启动,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首批试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首批30所高校吸引了6300名学生报考,录取1636人,均为硕士或博士,以理工科为主。2024年,“国优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3所院校,其中包括2所香港高校。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宽优秀教师培养渠道,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持续提高师范教育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优秀教师培养能力。”王嘉毅说。

继续降价!2025年第一波降价信息汇总
  • 暫無評分 男女在床干事免費視頻
  • 暫無點評 | 寫點評歐美特黃特刺激a一級淫片
  • 中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

    重庆市铁路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曾昕(站立者)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短片。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寄宿制小学,校长赵金成(右)为幼儿生秦望来系鞋带。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翟津对课堂上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当年9月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数量翻番;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78%,比2012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初中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93%,比2012年增加22个百分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数据显示,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目前,累计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8125名。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中国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老三级向“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的跃升。国家启动“国培计划”,建立起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研培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了56.7%。近年来,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广大教师还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李永智说。

      职业教育事关大国制造,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项目推进三方面,介绍了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出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修订颁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教师资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在体系建设方面,校企共建213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校长培训基地,建设202个全国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项目推进方面,启动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80个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设5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发布1792个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王嘉毅说。

      增强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在《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王嘉毅介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意见》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情况,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到目前为止,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入口关’要严格把好。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俞伟跃说,教育部将建立起减轻教师负担、规范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强化教师保障激励?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资超过281亿元,建设约63.7万套,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7.1万人。推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俞伟跃说。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实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让师范类专业“更吃香”。从2007年起,中国依托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生免缴学费、住宿费,享受生活补助,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到2018年,免费计划改为公费教育,履约服务期限由原来的10年调整为6年。17年来,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2024年,“本硕衔接”政策的出台,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2021年,中国启动“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师范生,从源头上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项目实施4年来已招收4.5万人,有力提升了这些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国优计划”自2023年启动,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首批试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首批30所高校吸引了6300名学生报考,录取1636人,均为硕士或博士,以理工科为主。2024年,“国优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3所院校,其中包括2所香港高校。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宽优秀教师培养渠道,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持续提高师范教育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优秀教师培养能力。”王嘉毅说。

  • 概覽與點評

餐廳介紹

據防城港論壇評論:中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

重庆市铁路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曾昕(站立者)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短片。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寄宿制小学,校长赵金成(右)为幼儿生秦望来系鞋带。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翟津对课堂上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当年9月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数量翻番;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78%,比2012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初中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93%,比2012年增加22个百分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数据显示,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目前,累计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8125名。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中国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老三级向“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的跃升。国家启动“国培计划”,建立起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研培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了56.7%。近年来,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广大教师还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李永智说。

  职业教育事关大国制造,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项目推进三方面,介绍了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出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修订颁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教师资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在体系建设方面,校企共建213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校长培训基地,建设202个全国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项目推进方面,启动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80个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设5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发布1792个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王嘉毅说。

  增强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在《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王嘉毅介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意见》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情况,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到目前为止,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入口关’要严格把好。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俞伟跃说,教育部将建立起减轻教师负担、规范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强化教师保障激励?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资超过281亿元,建设约63.7万套,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7.1万人。推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俞伟跃说。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实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让师范类专业“更吃香”。从2007年起,中国依托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生免缴学费、住宿费,享受生活补助,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到2018年,免费计划改为公费教育,履约服务期限由原来的10年调整为6年。17年来,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2024年,“本硕衔接”政策的出台,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2021年,中国启动“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师范生,从源头上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项目实施4年来已招收4.5万人,有力提升了这些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国优计划”自2023年启动,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首批试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首批30所高校吸引了6300名学生报考,录取1636人,均为硕士或博士,以理工科为主。2024年,“国优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3所院校,其中包括2所香港高校。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宽优秀教师培养渠道,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持续提高师范教育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优秀教师培养能力。”王嘉毅说。

中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

重庆市铁路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曾昕(站立者)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短片。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寄宿制小学,校长赵金成(右)为幼儿生秦望来系鞋带。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翟津对课堂上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当年9月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数量翻番;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78%,比2012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初中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93%,比2012年增加22个百分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数据显示,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目前,累计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8125名。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中国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老三级向“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的跃升。国家启动“国培计划”,建立起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研培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了56.7%。近年来,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广大教师还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李永智说。

  职业教育事关大国制造,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项目推进三方面,介绍了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出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修订颁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教师资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在体系建设方面,校企共建213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校长培训基地,建设202个全国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项目推进方面,启动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80个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设5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发布1792个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王嘉毅说。

  增强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在《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王嘉毅介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意见》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情况,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到目前为止,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入口关’要严格把好。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俞伟跃说,教育部将建立起减轻教师负担、规范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强化教师保障激励?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资超过281亿元,建设约63.7万套,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7.1万人。推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俞伟跃说。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实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让师范类专业“更吃香”。从2007年起,中国依托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生免缴学费、住宿费,享受生活补助,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到2018年,免费计划改为公费教育,履约服务期限由原来的10年调整为6年。17年来,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2024年,“本硕衔接”政策的出台,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2021年,中国启动“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师范生,从源头上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项目实施4年来已招收4.5万人,有力提升了这些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国优计划”自2023年启动,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首批试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首批30所高校吸引了6300名学生报考,录取1636人,均为硕士或博士,以理工科为主。2024年,“国优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3所院校,其中包括2所香港高校。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宽优秀教师培养渠道,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持续提高师范教育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优秀教师培养能力。”王嘉毅说。

注:地圖位置標注僅供參考,具體情況以實際道路標實信息為準。

0 /5分

中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

重庆市铁路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曾昕(站立者)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短片。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寄宿制小学,校长赵金成(右)为幼儿生秦望来系鞋带。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翟津对课堂上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当年9月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数量翻番;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78%,比2012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初中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93%,比2012年增加22个百分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数据显示,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目前,累计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8125名。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中国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老三级向“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的跃升。国家启动“国培计划”,建立起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研培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了56.7%。近年来,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广大教师还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李永智说。

  职业教育事关大国制造,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项目推进三方面,介绍了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出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修订颁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教师资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在体系建设方面,校企共建213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校长培训基地,建设202个全国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项目推进方面,启动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80个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设5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发布1792个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王嘉毅说。

  增强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在《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王嘉毅介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意见》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情况,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到目前为止,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入口关’要严格把好。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俞伟跃说,教育部将建立起减轻教师负担、规范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强化教师保障激励?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资超过281亿元,建设约63.7万套,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7.1万人。推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俞伟跃说。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实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让师范类专业“更吃香”。从2007年起,中国依托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生免缴学费、住宿费,享受生活补助,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到2018年,免费计划改为公费教育,履约服务期限由原来的10年调整为6年。17年来,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2024年,“本硕衔接”政策的出台,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2021年,中国启动“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师范生,从源头上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项目实施4年来已招收4.5万人,有力提升了这些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国优计划”自2023年启动,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首批试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首批30所高校吸引了6300名学生报考,录取1636人,均为硕士或博士,以理工科为主。2024年,“国优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3所院校,其中包括2所香港高校。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宽优秀教师培养渠道,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持续提高师范教育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优秀教师培养能力。”王嘉毅说。

寫點評錒錒錒錒錒錒錒好疼直播免費觀看 中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诠释师者本色******

重庆市铁路中学高三语文教师曾昕(站立者)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短片。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在山西省陵川县古郊乡马武寨寄宿制小学,校长赵金成(右)为幼儿生秦望来系鞋带。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摄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翟津对课堂上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新华社记者 李 然摄

  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设立教师节的议案,当年9月10日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累累硕果:全国专任教师人数从1985年的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数量翻番;教师学历层次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78%,比2012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初中任教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了93%,比2012年增加22个百分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全面系统部署。

  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数据显示,40年来,中国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目前,累计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28125名。

  与此同时,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中国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老三级向“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的跃升。国家启动“国培计划”,建立起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研培体系不断完善。

  “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了56.7%。近年来,各级教育工作部门和广大教师还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致力于师生数字素养的提升。”李永智说。

  职业教育事关大国制造,办好职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从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和项目推进三方面,介绍了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有关情况。

  “在制度建设方面,出台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修订颁布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教师资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在体系建设方面,校企共建213个‘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校长培训基地,建设202个全国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持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实行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在项目推进方面,启动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80个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建设51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发布1792个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王嘉毅说。

  增强教师获得感幸福感

  在《意见》中,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

  王嘉毅介绍,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意见》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学校了解教师情况,为广大教师办实事、解难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近年来,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到目前为止,各地均结合实际研制准入标准,‘入口关’要严格把好。凡是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宣传不良价值导向以及含有商业行为的活动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俞伟跃说,教育部将建立起减轻教师负担、规范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进一步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减负松绑,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强化教师保障激励?

  “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资超过281亿元,建设约63.7万套,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7.1万人。推进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为乡村青年教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俞伟跃说。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

  近年来,一系列政策密集实施,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让师范类专业“更吃香”。从2007年起,中国依托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学生免缴学费、住宿费,享受生活补助,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到2018年,免费计划改为公费教育,履约服务期限由原来的10年调整为6年。17年来,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2024年,“本硕衔接”政策的出台,将公费师范生的培养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

  ——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2021年,中国启动“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师范生,从源头上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师水平。项目实施4年来已招收4.5万人,有力提升了这些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

  ——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国优计划”自2023年启动,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首批试点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首批30所高校吸引了6300名学生报考,录取1636人,均为硕士或博士,以理工科为主。2024年,“国优计划”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13所院校,其中包括2所香港高校。

  “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拓宽优秀教师培养渠道,扩大实施‘国优计划’,大力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持续提高师范教育的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优秀教师培养能力。”王嘉毅说。

餐廳信息

  • 人 均: 89
  • 菜 系: 暫無
  • 電 話: 010-66591529
  • 地 址: 怀化市南宁南路42號
  • 營業時間: 2025-05-13 13:02:40
  • 免責申明: *僅提供信息展示,如信息有誤請及時聯系我們

臺中旅游攻略指南? 同程攻略社區! 靠譜的旅游攻略平臺,最佳的臺中自助游、自由行、自駕游、跟團旅線路,海量臺中旅游景點圖片、游記、交通、美食、購物、住宿、娛樂、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臺中旅游信息就來同程旅游攻略。

熱門旅游目的地推薦

+更多

熱門旅游目的地推薦移動入口:

      熱門旅游攻略

      +更多

      最新游友動態資訊